施湖城同府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YunlinCounty/szhu/0918006-CTF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logo.png 施湖城同府 在地圖上檢視 寺廟資料表 寺廟附表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173 地址: 雲林縣四湖鄉施湖村中湖街1-1號 電話: 05-7874862 主祀神明: 城隍 陰神 陪祀神明: 土地公 一同歸公 創立起始年: 1942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建立沿革: 據庄內百歲人瑞吳萬來先生口求:距今百餘年前,四湖庄外施厝湖內是一片潟湖,住家零星,隨人口入遷,漸成成聚落,然人丁仍是稀少,生活困苦,大部分居民賦閒在家。直至日本政府統治。創設北港製糖會社,因此開拓了下寮、埤尾等二處農場。約有六、七百甲土地,全部種植甘蔗,提供製糖原料,庄民方有就業機會。當時下寮農場與施厝湖交界處。有乙座木橋。正是庄民出入工作必經之路,路邊野生木黃林立,林投叢生蔭涼無比,是最佳休憩場所。據聞有天,大雨傾盆,氾濫成災,雜木四處漂流,順水漂來乙面旨令牌,恰巧卡在林投樹邊,引起庄民好奇,紛紛走告謂:莫非天意?是神明與庄民的機緣,遂立碑膜拜,尊稱「一同歸公」,期望帶來庄內平安。 歲月流轉「一同歸公」的靈感在民國31年(西元1942年)顯現。庄民陳上先生所飼養豬隻,發生瘟疫,束手無策,乃求助「一同歸公」庇祐,並以爐丹清香,賜與豬隻飲食。翌日,即全告痊癒,陳上先生為答謝神恩,乃建竹仔厝廟,並訂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為祭典日。 民國32年(西元1943年)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運動,以整理寺廟為由,拆毀廟宇,搜括一切祭供物品,竹仔厝廟亦無倖免。直至民國34年,台灣光復,恢復信仰自由,施厝湖首任村長蔡剡先生配合陳上先生發動信眾,重建磚造廟宇,並恭請城隍爺公鎮殿,共祀一同歸公,遂命名「城同府」。 嗣之年久,膜拜者眾,有感於廟宇簡陋,信眾出入不便,爰於民國46年(西元1957年)予以擴建,新廟完成,承蒙當年代表會主席吳通先生致贈「靈佑黎民」木匾乙面。復於民國60年(西元1971年)由於廟宇丹青剝蝕,神明發爐,指示村長吳佳、庄民蔡仁吉、吳份、蘇馬達、陳壬乙,吳章等人邀請庄民吳太郎先生設計籌畫,改建為二廊式廟宇,磚造琉璃屋頂,約十餘評,並增建辦事處、拜亭、金爐、洗手間等,歷時年餘完工,自此,善信日益增多,神威更加顯赫。 民國76年(西元1987年)正式組織成立「城同府管理委員會」,並推選吳太郎先生為首任主委員會,廟務工作漸上軌道,日益健全茁壯。然廟宇雖幾經修繕擴建,仍略顯狹小,不敷庄民朝拜,委員會幾次討論決議再次擴建。民國85年(西元1996年),依神意聘請湖西村陳千先生設計、主任委員吳太郎先生督工規劃奠基動工,歷經五載,完成三神殿(中港、小港兩側)及鐘鼓樓。民國90年(西元2001年)桐月,舉行落成慶典,近兩萬人前來祝賀,全體委員敬題「聲赫靈濯」木匾乙面,留為紀念。城同府亦同時取得寺廟管理文件,加入道教會員,祝告天地神明,並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地脈昌隆,廟宇增輝。 簡介與相關圖片: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祭祀活動: 誕辰祭期: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城同府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吳振芳 建築與飾物 建築概況: 古物與文物: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吳秀芬 填表日期: 2012-08-26 00:00 +- 1904 日治臺灣堡圖 1921 日治臺灣堡圖 1989 臺灣經建1版地形圖 1993 臺灣經建2版地形圖 2001 臺灣經建3版地形圖 2003 臺灣經建4版地形圖 臺灣通用電子地圖 臺灣通用正射影像 Open Street MapLeaflet 祭祀族群: 泉州 祭祀範圍: 施湖村、湖西村靠近城同府一帶居民 分靈系統: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撿拾神明 年例請神: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無 運籤: 六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