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Center Logo

阿勸順安宮

在地圖上檢視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180
地址: 雲林縣崙背鄉阿勸村阿勸12號
電話: 05-6964529
主祀神明: 池府千歲
陪祀神明:
太子爺
五府千歲
媽祖
註生娘娘
神農大帝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1993-1995年(文史工作田野調查,2012年11月。參考http://yc.yunlin.gov.tw/comm/DetailsContent.aspx?Parser=99,5,328,,,,48,,,,,,,,,637,,,2

建立沿革:

順安宮是阿勸社區最主要的信仰中心,位於社區的中心,供奉的是池府千歲。其規模不大,落成至今仍香火不息,信徒眾多且常有廟會活動,尤其以每年農曆10月15日迎媽祖平安酬神活動最為盛大,亦是居民的精神寄託。順安宮最早並不存在,而目前供奉的神像最初為私人所有,神像據說是清朝時期,祖先從大陸帶過來的。當時的生活清苦,聽說台灣是寶島,便翻山渡海來台開墾,但因離鄉背井人地疏,有神明為伴是最佳的心靈寄託。當時神像是紙身,而紙糊的易被蛀蝕,之後才以木雕刻。

  神像最早除於私人家中供奉外,亦有整村的人採用擲筊的方式,擲最多聖杯者,香爐或神像就移到那人家中供奉,而此方式至今仍有。

  日本治台時期為行皇民化政策,於今順安宮所在地設置學堂,當時因村民白天需下田耕作,故利用晚上聚集居民一起上課,稱之「夜學」。此夜學佔地約幾十坪,可作為教學中心及集會所,即是聚集開會之處,而後又隔出部分供奉神明,將私人化為公有。其內供奉張公爺即太子爺、池府千歲及包公等三神明,當時村莊的信仰中心稱之「館」,故又稱「阿勸館」。張再讀當村長時,其更名為「順安館」。

  光復後,夜學停辦。約民國80年時,村民提議建蓋廟宇,經居民開會同意後,負責人有吳中井是主任委員,周海堂為總務,曾金柱為監察委員及吳連合等人,首先是廟地問題的解決。當時順安館所在的土地,在日治時代為陳萬順私人所有,蓋夜學時曾與之商量,每年以公用經費支出代繳地價稅的方式租借,將地貢獻為公用地,卻未曾過戶登記。除此之外,夜學旁的公有地亦有一戶周姓人家居住,此戶原是看顧台糖農地者,那時監督及班長皆有配給宿舍,而後因農場體制改變而被裁員,宿舍也因道路拓寬而拆除,故定居在公有地上,村民因同情而不忍驅趕,卻延伸出此地無法收回的問題。這兩塊地最後皆花錢買回,過戶為阿勸地區公有地後才圓滿解決。

  資金來源有吳中井出錢買廟地、村民自籌、各地樂捐、廟宇認堵及政府補助等。村內所募並不多,絕大多數是其他村莊的捐助,其募捐所得約為兩千萬元。其補助方面,則是向民政課申請一年一社區做為學習社區的計劃請款,當時雖被崙前村取得先機,但後因其無法執行,改由阿勸社區遞補。縣政府及鄉公所的補助,讓社區設立了活動中心,而建廟計畫則與活動中心一起實行,廟宇居上,活動中心在下。建造時間於民國82年開工至84年完工,實際花費一千多萬元,落成後雕工細緻的順安宮式改為順安宮。

 

 

  

簡介與相關圖片: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 太子爺
  • 五府千歲
  • 媽祖
  • 註生娘娘
  • 神農大帝
  • 註生娘娘近照
  • 神農大帝近照

     

    阿勸順安宮五營令旗

     

     

    祭祀活動:

    順安宮有四大日子:農曆四月十日安座日、六月十八日池府千歲誕辰、七月十四日普渡及十月十五日做平安。其中,四月及六月的節日,是此宮建好後才確立的。四月初八原是張公爺誕辰,為了慶祝入廟且經村民開會同意後而改為四月初十,亦為安座日。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阿勸順安宮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吳中井
    建築與飾物
    建築概況:

    阿勸順安宮寺廟外觀

     

    阿勸順安宮寺廟大殿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顏祁貞
    填表日期: 2012-11-14 16:30
    祭祀族群: 泉州
    分靈系統: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年例請神: 北港媽祖
    年例請神 (其他): 麥寮媽、光大寮蕭府千歲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運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