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港東、港西村)之住民,自大陸來臺時,原住於今下崙國民小學之西,箔子寮漁港之東南,稱新港莊。因遭逢道光二十五年(1845)農曆六月初七、八之大水災及聚落之械鬪,移居至下崙、蚵寮、蚶仔寮、下湖、臺子挖。同治十三年(1874)之秋,始再聚集建設今之金湖,當時亦稱新港。
西元1845年 農曆六月七日 黃昏,風雲一夕變色,颱風雷雨大作,海嘯捲起浪濤湧進,山洪滾滾奔向海岸,瞬間吞沒沿岸港市,七日淹沒樹苓湖北部落,八日席捲南部落,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史稱台灣開拓以來最悽慘的金湖大水災(又稱六七水災)。
大水侵襲之時,據傳說,當時有一位陳姓壯漢,七日夜巡視池塘,大水淹至,返家見屋已沖垮,母親陷溺,悲慟之時,忽聞鄰居哭聲,趕往見八孩童站在木櫃上,危急之間,奮身以肩背及雙臂搭救,不料水勢凶猛,未走百步,不幸與八童齊溺,後人感念,於咸豐八年(1858年)雕塑九頭十八手戰水英雄像祭祀,人尊大萬人。
敕旨萬善同歸
水災過後,屍橫遍野,估計先民七千人罹難,地方官奏報朝廷,清朝道光皇帝憐憫百姓受難感同身受,同年農曆九月,下旨撥庫銀賑災,敕封罹難先民「萬善同歸」,後因飢荒、瘟疫橫行,先民再罹三千人,罹難者達萬人,後來流傳皇帝封萬善同歸,以符合萬人之數。
民間流傳聾龍傳說
聾龍傳說,是說一條聾龍銜命玉皇大帝聖旨欲水淹懲罰東港、蚵仔寮不敬居民,誤聽為新港、箔子寮,而兩地在大水災的災情最慘重,因違天意遭懲,變成大鯨魚擱淺海邊斃命,任由當地居民食肉烹煮,有吃鯨魚油者疫病痊癒,流傳之說,至今仍為居民津津樂道。
海嘯後骨骸所葬之處
水災過後,先民骨骸由北而南分葬在四湖廣溝厝新庄仔、口湖下寮仔、口湖青蚶庄西南、下湖港大坵墳等四地(有一說稱四座萬人堆或萬人塚);下湖港大坵墳埋葬人數最多,修墳成半月形,其旁於咸豐元年(1851年)草廟祭祀,即今日金湖舊港蚶仔寮開基萬善祠,每年 農曆六月八日 舉辦牽水(車藏)祭典,引渡先靈脫離苦海。
下寮仔於咸豐二年(1852年)建萬善同歸祠,後因陸續發現骨骸,原塚上堆砌近四百座小坵墳,清皇賜碑「萬善同歸」,成為奇觀,每年 農曆六月七日 舉辦挑飯擔祭典,與牽水(車藏)有別;今日下寮仔萬善廟中存有兩座「萬善聖駕」神位(年代待考),也有多座古碑,廣溝新庄墳塚於1914年遷葬於此,仿小坵墳約百座,此皆下寮仔獨有,他處所無,也是一大奇觀。
今日的金湖萬善爺廟,是從金湖舊港蚶仔寮開基萬善祠分靈奉祀,1958年新港建廟竣工,自行舉行牽水 (車藏) ,1985年重建今廟,金碧輝煌,分靈各地,神威顯赫,庇佑庶民;每年 農曆六月一日 到八日,舉辦文化祭系列活動,放水燈、藝文展、牽水(車藏)超渡祭典等,成為獨樹一幟的宗教民俗盛會。
原位於下湖港邊之萬善祠(今日蚶仔寮南邊),本是新港人所建,亦由新港人負責祭祀。在建新聚落後例年仍在農曆六月初七、八、九三天,請僧侶作浮屠誦經修懺。並請爐、引靈至新港(金湖)搭壇,請道士做牽水(車藏) 科儀。每年分居全省各地之有關後裔,均趕回金湖牽水(車藏) 紀念先人。
民國四十六年,旅外人士,有鑒於下湖港邊之舊祠年久失修,且地處偏僻,每逢祭典請爐、引靈不便,遂有遷建新祠於新港(金湖)之議。而組織「金湖萬善祠籌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為陳天信。卜地在新港橋東池塘,進行填土奠基,擇吉興工,於翌年農曆五月竣工,由曾仁杰撰修沿革誌,將下湖港邊舊祠之神像與香爐安置在新祠,落成安座之日,縣長親臨主祭。
民國六十九年七月,旅外人士陳居住、施崇等,鑒於本地地層下陷,廟基坍塌,有待修築或重建,共商於詩人曾人口,遂即徵詢各方意見,決議重建。乃於翌年七月,組織「金湖萬善祠重建委員會」,由陳居住任主任委員,曾人口為執行委員兼總幹事,曾石柳監工、李鼻管帳。於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拆除舊廟,其間新祠型式之選定躊躇至再。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聘曾人格為執行委員兼總幹事,於同年農曆八月二十五日開工,仍坐壬向丙兼亥巳,將正位前移1丈,中線東移1丈8尺,地基增高3尺,翌年農曆八月八日上樑。民國七十四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入火安座。由曾人口撰寫「萬善同歸之由來暨金湖萬善祠之重建碑記」。重建完成後成立管理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為陳居住,第二屆施崇,第三、四屆為蔡永常,第五屆為曾健次。
民國八十六年,本廟部份廟地及建物被劃為西濱快速公路用地,獲准發給補償金3仟8佰萬元。以進行遷移及整建,計廟地向東移30餘公尺,廟基奠高13尺8寸,新建拜亭、金爐,並完成圍牆、廟埕、廁所,以及綠化造景等。
民國九十五年,為配合拜亭之高度,有昇高廟身之議。現已將廟身昇高一層,成為三層結構。為抗鹽分,將屋瓦及中、後殿,由南式造型改為北式。今廟貌之巍峨,已蔚為奇觀。 本地旅居高雄地區之鄉親,共同集資在高雄前鎮建有萬善堂,每年農曆六月初八日均有進香團回金湖謁祖廟。另有下湖港邊舊祠,被嘉義縣六腳鄉六斗村六斗尾玄天宮請去為配祀神之大萬人(戰水英雄)神像,每年農曆六月初八日祭典,亦請回本廟會香,接受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