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餅節由來
「分水餅」之俗據當地民眾相傳,可追溯至道光8年(1828),蔡家及梁家子弟初建元帥廟,因為感到此地壯丁不足,乃向謝府元帥請願,只要家中添丁者,一定豐盛祭祀,並分大餅給庄民食用,以享弄璋之喜,此後代代相傳至今。分水餅的制度化始於明治43年(1910),八角頭信徒共同開會決議,村中男子結婚後須加入廟宇福份,添丁的福份家戶須於翌年農曆正月20日,即土地公神誕日,擔大餅給鄉親父老享用,參與福份者與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每人可分配到一塊大餅。選在士地公神誕這一天,是因為土地公又叫「福德正神」,在這一天分餅,有分「福」、「德」的吉祥涵意。後來太平洋戰爭期爆發,物資缺乏而中斷,至民國46年(1957)居民倡議才再度恢復,而沿襲至今,此即分水餅的由來。
(二)分水餅儀式流程
廣興宮的祭祀圈,包括今西勢前角、西勢後角、蕃薯厝、新庄仔、樹仔腳與新化鎮崙頂里(又分為中、東、西三角)等聚落。西勢前角約在西勢國小西側一帶;西勢後角在西勢國小東側;蕃薯厝即廣興宮周圍一帶;新庄仔在富強路與中山北路交界以北一帶,有庄廟忠義堂,行政區域上屬新樹里;樹仔腳為新樹里福安宮周圍一帶。後來樹仔腳因距離遙遠退出,獨立自行辦理分水餅,故今廣興宮祭祀圈為西勢前角、西勢後角、蕃薯厝、新庄仔、與新化鎮崙頂里中、東、西三角,共七個角頭。
廣興宮於民國96年申請為財團法人制,然與分水餅較為密切者為七角頭的頭家,每年正月20日土地公生這一天,除了慶祝土地公神誕和添丁人家的還願日,也是重新杯選「頭家」( thu2-ge1)的日子。每個角頭選出一位頭家,由參與者中擲出最多聖杯者當選,負責分大餅與祭祀相關事宜,每個角頭各有一個福份會,加入福份會者限已婚男性居民,從結婚當年起即加入(不強迫),目前每年繳500元的福份費,至60歲即免繳,成為終身會員,稱為「老大」(lau3 dua2)。早年七月普渡拜的大豬,會平均分給每個福份者,稱為「福份肉」,今已無此習。
2、儀式流程與發送方式
通常在土地公神誕之前,頭家即已統計好每個福份會的會員人數與添丁戶數,並告知添丁戶製作大餅的份數,在正月20日當天早上,會延請戲班或樂團為神明祝壽,同時杯選新頭家,每個添丁戶攜三牲祭品、大餅及童裝一套到廟裡祭拜,並帶新生兒到神前,感謝神明。整個祝壽與祭拜儀式約中午以前結束,而後添丁戶將大餅送到頭家門前,或是指定的集合地點,待午休過後,再進行分送大餅。分送水餅又稱為「貺餅」(heng7 pia2),「貺」字臺語有饋贈的意思,領取大餅者必須是福份會員或「老大」,前一種稱作「福份餅」,後一種稱「老大餅」,若角頭裡的福份者和老大共有100個,那麼每個添丁戶就要分送100個大餅。若當年角頭裡有3個添丁戶,那麼每個福份者就領到3個大餅,每個老大也是領到3個,若家中有一個福份者和一個老大,就可領取到6個大餅。60歲以上的老大不用繳福份費,仍可收到大餅,而且活到老領到老,用意在祝福他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十分溫馨,是另一種老人社會福利。
發送的方式則分成兩種,西勢前角、西勢後角、蕃薯厝和新庄仔等4個角頭,住宅較密集,範圍較小,採分送到家,約下午1點30分開始,因腳程短,早期多用扁擔挑籃子的方式進行,人肩一擔,一字排開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即是「擔」大餅意象的由來,所以又稱為「擔餅日」或「分餅日」,現在則多用小貨車或機車挨家挨戶發送,遇有小巷則以手捧徒步分送。另發送時,由新頭家領隊,舊頭家輔助,意在讓庄民認識新頭家,送完後,舊頭家也正式卸任,每個添丁的父親必須親自參與,若父親沒空,也一定要找一位家中的父執輩代替,盡量讓每一戶添丁人家親自來送餅並報喜訊。
3、大餅製作與分餅趣聞
早期的大餅多用發酵餅,耆老形容都如水缸蓋那麼大,日治時期開始使用今日所見的水果餅,簡稱水餅,是一種包有麥牙糖、果汁、橘油或地瓜泥的圓形麵粉薄餅,厚度約0.5公分,吃來清甜中帶有淡淡的水果香,有大小兩種,大的一斤重,小的半斤重,多委託當地糕餅店製作,至於送大餅或送小餅,則完全依個人經濟能力或當初許的願而定,目前所見多為一斤大餅。
水餅在室溫下能放一個月左右,領得多的人家常常是吃不完的,就可以再贈送給他庄的親朋好友,讓更多的人沾染喜氣。
西勢擔餅節流傳至今已180餘年,曾因太平洋戰爭期爆發而暫停,至民國46年(1957)恢復, 當地也流傳一首短詩形容分餅的景象:
西勢嬸,喘呼呼;擔水餅,在半途。福份餅,送各戶;老大餅,請三姑。
另有耆老順口溜一句:
生查甫囝,通好請人食水餅。
分餅節對這些未滿一歲的嬰兒來說,可說是另一種周歲禮,也許不會留下任何的記憶,但這卻是他們人生當中第一次與社會正式的連結,不僅村民知道他們的存在,連「神明」也認識他了。而滿60歲成為「老大」的長者,他們在60年前,父母也為他們分過大餅,60年過後,正好過了一甲子,他們成為晚輩眼中的「老大」,有機會領到大餅,表示他們健康順利活了一甲子,此後不用繳福份費,可年年領到大餅,活得越久,領得越久,表示越有福氣,不論是新生兒或老大,這都是他們人生中十分重要的「生命禮儀」。而對整個村庄來說,年年有餅可領,表示村裡頭年年出丁,這關係著全庄的人氣與興衰,在少子化的今日,這個充滿喜氣的習俗,更顯得別具意義。而永康西勢里廣興宮擔水餅習俗,已於2009年經台南縣政府公告登錄為重要民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