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清宮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rende/1127015-ZQG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logo.png 澤清宮 在地圖上檢視 寺廟資料表 寺廟附表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地址: 臺南市仁德區中正西路二行里360巷60號 電話: 06-2636898 創立起始年: 1798 創立年代 (台灣寺廟概覽): 嘉慶3年(1798)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嘉慶3年 ( 1798 )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8月) 清康熙年間(《仁德鄉志》) 嘉慶3年 ( 1798 )(林衡道,《台灣寺廟概覽》,台灣省文獻會,1978) 建立沿革: 澤清宮主祀保生大帝,據廟方記載,明鄭時期,陳姓先祖由大陸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深青里的「澤深宮」,迎請保生大帝神像渡海來台,自二仁溪出口登陸,定居於當時地名山頭社(許丹坑)陳宅,康熙年間(約1705-1711)台灣南部飢荒,人民無以為生,為求神明庇佑,山頭社居民於康熙51年(1712)倡議醵金建廟,初名為「大道公廟」。 日治初期,山頭社廢庄,山頭社羅、曹、謝、辛、陳、許、李等七姓族人遷居大甲庄,並在今大甲村八八號舊廟址建廟奉祀山頭社保生大帝。 大正8年(1919),此七姓信徒再度商議鳩資重修。 戰後,因廟宇年久失修,破舊不堪,耆老李進財、許金水、辜萬能等於民國60年初倡議重建,於當年動工興建,至民國61年竣工,並改廟名為「澤清宮」,同時舉行三朝祈安慶成醮。 民國93年鑑於格局狹窄、堂廟剝裂,經保生大帝旨意於原址重建,民國94年動土重建,於民國98年竣工,並舉行安座大典。民國100年,舉行五朝祈安清醮。 簡介與相關圖片: 澤清宮外貌 (張耘書2011.08.05拍攝) 澤清宮正殿 (張耘書2011.08.05拍攝) 澤清宮保生大帝 (張耘書2011.08.05拍攝) 澤清宮福德正神 (張耘書2011.08.05拍攝) 澤清宮註生娘娘 (張耘書2011.08.05拍攝)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池府千歲、中壇元帥、三十六元帥、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祭祀活動: 農曆3月15日 保生大帝誕辰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澤清宮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許進國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張耘書 填表日期: 2011-09-07 00:00 祭祀族群: 分靈系統: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祖先攜來 年例請神: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大人 運籤: 一百首 其他可供記述事項: RichTextValue object. (Did you mean <attribute>.raw or <attribute>.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