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興宮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nanCity/jiali/1112009-BXG00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logo.png 保興宮 在地圖上檢視 寺廟資料表 寺廟附表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地址: 臺南市佳里區興化里14鄰545之12號 電話: 06-7264649 對主祀神明的稱呼: 保生大帝 創立起始年: 2002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民國91年( 2002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4月) 建立沿革: 來台始祖黃國朝,生於明末崇禎己已年七月初十亥時,住福建省安徽縣錦宅上厝角五十號,生來聰慧力壯、文武雙全,處事公正,被舉為青年領袖。廿一歲際遇清軍入侵,率領一批愛國青年投入鄭成功反清義軍,屢建奇功,卅一歲(1661年)隨鄭成功驅荷光復台灣,進駐天興縣指揮陸軍配合水軍防守,為確保龐大軍民糧食,實施兵農合一,指導軍民農耕立大功。 直至康熙22年,台灣併入其版圖,天興改諸羅遷至嘉義,始祖53歲棄甲務農,回鄉鼓勵眾多族親遷來佳里興,並求安居樂業,奉請保生大帝來台鎮守,至今十七代,大部份居住在潭仔墘。三百餘年來,遵守祖訓,團結一致,發展為本地大宗族。過去未建祖廟,敬神、祭祖皆採爐主輪祀,久而人多族繁,原在現址建立一座祖祠,但造形、字向配置簡陋,恐影響宗親安寧士氣,眾義紛紛提起重建,直至民國88年,組成重建委員會。一致推舉福昌宗長為主任委員,其事業正值高峰,平時熱心公益,犠牲奉獻,率先出錢出力,經其熱烈呼籲領導下,全體委員宗親信徒皆大力支持,表現空前大團結,庚辰年七月一日動土,歷經二年餘,堂皇本宮,祖祠、金爐、造景、圍籬、廣場、社區活動中心等陸續設立,耗費新台幣二千六百多萬元,本地一所敬神、祭祖、各種綜合活動,聖地大功告成,藉此銘謝重建中大力支持出錢出力之各位顧問委員、人士、善男信女,致最高敬意,特立此碑。 簡介與相關圖片: 保興宮廟貌(周宗楊拍攝2011.04.01) 保興宮宮內全景(周宗楊拍攝2011.04.01) 保生大帝神祇(周宗楊拍攝2011.04.01) 田都元帥(周宗楊拍攝2011.04.01) 福德正神(周宗楊拍攝2011.04.01) 沿革誌(周宗楊拍攝2011.04.01) 保興宮附設黃氏祖祠(周宗楊拍攝2011.04.14) 民國100年辛卯年請水大典(周宗楊拍攝2011.04.17)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田都元帥、福德正神、虎爺 祭祀活動: 農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聖誕 三年一次往興濟宮進香雙春海濱請水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保興宮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黃福昌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周宗楊 填表日期: 2011-05-05 23:20 祭祀族群: 分靈系統: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祖先攜來 年例請神: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無 運籤: 六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