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Center Logo

蘇厝長興宮

在地圖上檢視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地址: 臺南市安定區蘇厝里18鄰456號
電話: 06-5922450
主祀神明 (其他): 代天巡狩
創立起始年: 1679
創立年代 (台灣寺廟概覽): 嘉慶年間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 康熙18年(1679)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9月)
  • 康熙年間《台灣省台南縣市寺廟大觀 》
  • 同治6年(1867)(《台南州祠廟名鑑》)
  • 嘉慶年間(林衡道,《台灣寺廟概覽》,台灣省文獻會,1978)
建立沿革:

蘇厝長興宮主祀玉敕代天巡狩十二瘟王,為典型的瘟王廟宇,奉祀張、余、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十二府千歲爺。據廟方記載,清康熙18年(1679)三月,某夜,有一船隨著潮水漂入台江,擱淺在台江內海蘇厝庄西的溪埔地。翌日,庄民登舟探望,只見艙內遍插 12 支綢製令旗,

上書「玉敕代天巡狩(十二行瘟王)」,始知此船係自大陸建醮酬神,漂洋過海而來,庄民認為王船航靠,乃為吉祥之兆,必將帶來地方繁榮,於是眾人將十二瘟王等神眾恭迎入庄,並在曾文溪畔(日治直加弄庄蘇厝三三五番地)蓋了草庵安座奉祀。

嗣後,王爺神威顯赫,有求必應,遠近聞風前來參拜者日增,香火鼎盛。後因曾文溪氾濫,溪流經常改道之因,草庵屢次遷徙,清道光3年(1823) 7 月大雨,曾文溪改道造成蘇厝庄毀,其後庄民南遷重建庄社,並再建草庵奉祀瘟王。迨至同治6年(1867)眾信認為草庵實非祀神之所,且為感念神恩浩蕩,乃倡議興建廟宇,完竣後並請清朝舉人王藍石題字命名「長興宮」。

同治10年(1871)地方善士王賞發起增建之議,興建左右兩護室,廟貌更具規模。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廢廟除神,加以曾文溪流屢犯水患,日人以築堤防災為由,強行拆除宮廟,廟中神祗只得暫居集會所。

戰後,王海存、蘇元成、趙金保等地方仕紳鑑於廟堂簡陋狹窄,難以彰顯神威,有辱神尊,乃倡議重建,於民國37年(1948)廟宇竣工,並請新化鎮秀才王則修題字,益增宮殿之輝。

民國62年(1973)再度興工修繕,使宮廟外貌臻於善美。

民國74年(1985)年鑑於堂殿狹小,香客絡繹、堂廟不敷使用,遂議擴建,並於隔年6月25日動土興工。民國77年(1988)舉行入火安座,至民國82年(1993)竣工,成為今日之廟貌。

祭典

蘇厝長興宮為十二瘟王的開基祖廟,據廟方記載,自乾隆37年(1772),啟建第一科王醮來叩謝神恩,開啟蘇厝送王船的歷史,之後即依神示每逢丑、辰、未、戌年即舉行一科,迄今很少間斷。

長興宮內主祀十二瘟王,平時只有「王令」未見「金身」,在舉行王醮以前,才由紙糊師傅恭塑綢製金身,且先讓紙糊金身放置曾文溪上的竹筏幾天,起鼓入醮當晚再迎請,以象徵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在七天的王醮期間,千歲爺坐鎮於王府,所以每天各會首、甲首皆須著正式禮服,早、中、晚前往王府裡去覲朝,再循正式儀禮,擊鼓、獻供、投文、領文、稟事、參謁等程序,進行「祀王」儀式。 王醮結束翌日上午舉行燒王船,由全庄總動員,維持以集體肩扛王船送王之俗,扛王船至曾文溪溪畔,添載後待自然火化送行。

長興宮建醮初以「放水流」(遊地河)方式送王,首科王船曾泊靠於西港鄉(今台南市西港區)八份下宅十八欉松凹湖處,為當地庄民迎奉於八份姑媽宮長達三十九載歲月後,被迎入西港慶安宮奉祀,而發展出有名的「西港王船祭典」,據傳西港王爺為溯本思源,蘇厝是其在台開基祖地,曾回蘇厝降駕指示:「今後建醮王船改為火化」。且定蘇厝建醮在先,西港隨其後,兩地相隔一月,此後,蘇厝王船遂依神示由「放水流」而改為火化(遊天河),時至今日,西港香香路轄境綿延九十六村鄉,堪稱台灣第一香。

蘇厝長興宮王船醮迄今仍保留許多傳統的瘟王醮科儀,被公認為全台保留最傳統的瘟王祭典,其宗教文化資產價值被受台南縣政府肯定,於民國99年正式登錄台南縣縣定民俗。

簡介與相關圖片:

長興宮外貌

長興宮外貌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三川門

長興宮三川門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正殿神龕王爺令旗

長興宮正殿神龕王爺令旗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雷府大將

長興宮雷府大將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福德正神

長興宮福德正神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註生娘娘

長興宮註生娘娘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宋江爺

長興宮宋江爺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虎爺

長興宮虎爺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沿革

長興宮沿革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長興宮交陪友宮(廟)一覽表

長興宮交陪友宮(廟)一覽表 (張耘書2011.09.02拍攝)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開漳聖王、總趕公、田都元帥、雷府大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祭祀活動:

農曆4月18日

十二瘟王祭典

 

農曆3月

瘟王醮典

 

三年一科(逢丑、辰、未、戌年)瘟王醮典,逢醮典出巡香境,包括安定、善化等地區。

瘟王醮典儀式過程:

「瘟王祭」王醮是在逢科年的3月間舉行,但醮前作業則在前一年就已陸續展開,完整的醮典日程大致如下:
(一)擲筊選會首:科年前一年農曆8月15日。在神明前擲筊選主會首、副會首、協會首、都會首、讚會首的五主會和巡按官等六名醮首,其中前五主會和長興宮原組織的「八甲首」等十三人,即為每科王醮的主事,負責相關祭典事宜。
(二) 舟參祭活動:科年前一年10月間舉行。「舟參」就是王船的龍骨,造船前得先到木材工廠「取舟參」,再請造船師傅刨削「造舟參」(做舟參),然後擇吉日於曾文溪河畔舉行「請舟參儀式」,由道士團行開光點眼之儀,賦予龍骨神靈,同時迎請「廠官爺」(督造王船之神)和「總趕公」(領航之神)及其兵將;返廟後,在王船廠「安舟參」,即龍骨安座,此後便由造船師傅全力造船。
(三)建造王船:1月底前完成。
(四)豎立燈篙:2月底前。
(五)塑造王爺:2月底前。每科塑造綢布王爺3尊,依值年「十二瘟王」而塑,值歲者尊為大千歲,曾文溪流域主系統的王船信仰,皆循此模式進行。
聘請糊紙師傅在廟內樓上糊製金身,造後到送走(火化),千歲爺金身皆不能示於人,一般信眾無緣見其廬山真面目,此俗至今依然嚴守。
(六)王船出澳:3月初前後。為王船舉行出澳拋碇儀式,並行「安樑頭」、「安崁巾」和「安龍目」之儀,賦予王船神靈,此後即接受信眾膜拜、祈求和添載。
(七)造設王府:3月初前後。為「請王」作準備;改造長興宮的正殿,懸掛黃色布幔當成王府。
(八)請王迎駕:3月上中旬,在王醮入醮當日午夜於曾文溪河灘舉行。事前先在溪邊竹筏上設立香案,恭祀未開光的3尊綢製王爺,約近10日才舉行「請王」,請道長為其開光點眼,賦予神靈。「請王」為王船祭典大事,通常是全庄總動員。
(九)云庄遶境:於「請王」當夜天亮後舉行。以1日時間遶遍「頂八庄」,即善化、六分寮、溪尾、十乃、胡厝寮、崁頭、西衛和田寮等庄,最後回到蘇厝本庄,各交陪廟宇亦出轎出陣參與。

(十)七朝王醮:
王府內,在七天的王醮期間,千歲爺的金身坐鎮於王府內,每天各會首、甲首都必須穿著正式的禮服,早、中、晚各一次到王府裡去覲朝,稱為「祀王」。祀王有一定的程序,由房科人員的傳喧人員掌控,有關擊鼓、獻供、投文、領文、稟事、參謁等流程,祀王規矩有如清朝官吏般的莊嚴肅穆。
道士壇,聘請高功道長團,設壇進行祈福禳災的祭禱儀式。
(十一)普度宴客:王醮末日午後舉行普度,當夜「請人客」,家家戶戶皆備筵宴請親朋好友。
(十二)燒王船:王醮結束翌日上午舉行。這是「瘟王祭」最後完成式,全庄總動員。先是恭迎神兵神將與「千歲爺」登舟,然後恭送王船啟行,長興宮昔日仍維持集體肩扛王船送王之俗,唯王船愈造愈大,1988年起王船底部已加裝輪架,輔以推拉王船。
送王地點在「請舟參」和「請王」的曾文溪河畔,西港開始有王船祭典時,送王方式就由放水流改採火化(遊天河),此俗延續至今。王船就定位後,將金紙、添載物品等堆放妥當後,由會首執事耆老一同上香焚禱,即等待吉時王船自然火化送行。
(十三)卸下燈柱:送王當日下午「謝燈篙」,正式結束醮祭。

 

參考資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長興宮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王榮華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安定蘇厝長興宮簡介〉,安定蘇厝長興宮管理委員會編印,未標示出版年。

《安定鄉志》,黃阿有等,台南縣安定鄉公所, 201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張耘書
填表日期: 2011-09-22 00:00
祭祀族群: 泉州
祭祀範圍:

安定區

分靈系統: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撿拾王船
年例請神: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大人 小兒 眼科
運籤: 六十首
信徒組織:

 

今廟內有宋江陣

其他可供記述事項: RichTextValue object. (Did you mean <attribute>.raw or <attribute>.output?)
主祀王爺: 十二瘟王、五年千歲,張余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