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巖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TaichungCity/chingshuei/0604001-ZYY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logo.png 紫雲巖 在地圖上檢視 寺廟資料表 寺廟附表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鰲峰里大街路206號 電話: 04-26225500 主祀神明: 觀世音菩薩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清康熙年間 (《臺中縣志住民志》宗教篇,臺中縣政府,2010 ) 建立沿革: 紫雲巖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相傳建於清康熙年間;另據明治30年(1897)牛罵頭辨務署的調查,則是建於乾隆45年(1780)。該廟於清代歷經多次洪水危害,並在昭和10年(1935)的大地震中受到重創。 民國35年(1946),地方仕紳興工重修,始恢復雄偉之舊觀。民國53年(1964),奉准成立管理委員會; 民國61年(1972),為配合政府興建臺中港,管理委員會再次展開重建事宜,並於該年10月30日動土、 民國69年(1980)竣工,秏資數千萬元。廟宇造型由原先的平房式殿閣,擴建為五層樓臺之殿閣。 其中一樓圓通寶殿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兩旁則有文殊師利菩薩及普賢菩薩,並配祀十八羅漢洞;二樓前殿為凌霄寶殿,主要供奉皇大帝,兩旁則分祀神農大帝、天上聖母、開臺聖王、註生娘娘等。 民國88年(1999), 經派員前往鹿港鎮天后宮參觀過文昌廳後,決定興建紫雲巖文昌殿,並著手將北側二、三樓的倉庫和香客房分別裝修為文昌殿及太歲殿,聘請名家雕刻供奉在太歲殿 的六十多尊神像,包括斗神君、南極仙翁和六十尊大將軍,而太歲殿則供奉六十尊太歲大將軍,每尊「輪值」一年,負責替「犯太歲」的信徒消災解厄,[108]而該宮所提供的七萬餘個文昌燈、太歲燈等燈位,則經常在每年農曆春節的燈位登記期間,提供信徒登記,廟方則在元宵節當天,將燈座換上新登記的信徒名稱,並舉行起斗儀式後點亮。至於紫雲巖的年中行事,則以每年農曆9月初1日的「二媽」回鑾高美活動及農曆7月的中元普渡最為重要。其中,所謂的「二媽」回鑾高美活動,據說與昭和10年(1935)發生的臺灣中部大地震有關,藉由百餘個陣頭在清水及高美地區的繞境活動,沿途設案膜拜的 民眾則祈求觀音菩薩保佑地震不再發生。「二媽」回鑾高美後,則由當地信眾設壇供奉三天,爐主則由高美五個里輪流擔任,成為當地的年度盛事。至於中元普渡 (公普),則由各里輪流擔任爐主、頭家以負責辦理法會事宜。「公普」的日期,須經神明指示舉行,並由全鎮卅二個里輪流普渡。普度活動開始時,會在廟前搭建 祭壇、孤棚,民眾通常會在祭典前天下午,就陸續將供品擺在紫雲巖廣場,經常多達數千桌之多。近 年來,紫雲巖結合社會教育、文化及觀光等多元化功能,已成為中部地區文化與社教之推廣重鎮。除了經常舉辦各項活動如捐血活動、健行、燈謎、花燈、寫生比 賽、全國性書法、象棋、圍棋比賽及桌球錦標賽外,並提供獎助學金以培育各項優秀人才、舉行冬令救濟及春安工作慰勞等活動。該宮所屬的「清雅樂府藝團」,由 地方上愛好南管的人士組成,以表演「南管七子戲」(梨園戲)為主,經常應邀到國內外表演。紫雲巖與社區、文藝的緊密結合,成為該廟宇最大之特色。 本文出處:(《臺中縣志住民志》宗教篇,臺中縣政府,2010 ) 簡介與相關圖片: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紫雲巖 教別: 佛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吳勝隆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雷養德 填表日期: 2011-05-03 18:00 祭祀族群: 分靈系統: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年例請神: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運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