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廟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anghuaCounty/lugang/0702018-WWM https://crgis.rchss.sinica.edu.tw/logo.png 文武廟 在地圖上檢視 寺廟資料表 寺廟附表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學術研究成果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47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青雲路2號 電話: 04-7772006 主祀神明: 文昌帝君(單一主神) 關聖帝君 陪祀神明: 五文昌帝君 倉頡 關平太子 周府將軍 觀世音菩薩 創立起始年: 1812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建立沿革: 鹿港文武廟為三合一式的傳統文教祭祀空間,是以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等三個體組成的一大建築群,故統稱為「文武廟」或俗稱「文祠」。 文祠和武廟建築,約為清嘉慶17年左右落成。武廟由當年富紳蘇雲從倡議,同知薛志亮捐俸官民合資共建,除為鹿港眾商之守護神外,亦是地方人士義結金蘭的場所。文廟由鹿港同知薛志亮率地方士紳陳士陶等人捐資倡建,崇祀文昌帝君,為士子會文結社之處。 文開書院建築在後,遲至道光7年始設,緣自當時鹿仔港理番同知鄧傳安,體認鹿港文風已盛,卻乏肆業場所,同時為紀念先台文教先賢沈光文,向地方鼓舞捐款倡建,書院落成大開鹿港文風,先後出過六名進士、九名舉人及百餘名秀 才,是鹿港文教之搖籃。 武廟因有香火得存舊制,保存較為良好。 文開書院在日據時期迫停學,改名為「北白川宮紀念堂」,64年又遭回祿之災,直至民國73年才重建成今貌。文祠經清末、日據的小修,光復後遭大破壞,到民國70年才獲重新修建。 文祠面寬三間,前後兩進,護室又置軒亭。武廟亦為兩進,格局有三川殿、正殿、兩廂。文開書院則有山門、兩廂、前堂、講堂、後堂。文、武廟中隔一院,內有「虎井」一口,號稱「蓬萊第一泉」,惜已久封徒留虛名,倒是廟前泮池及周遭綠樹成蔭,成為民眾休憩的好地方。 簡介與相關圖片: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祭祀活動: 二月初三日 文昌帝君聖誕 正月廿三日文衡帝君聖誕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文武廟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公有 組織型態: 管理人 負責人: 黃振彥 建築與飾物 建築概況: 古物與文物: 敘事性裝飾題材: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楊連泉,楊明崇,周麗珍,李錦裳,李佳倩 填表日期: 2012-08-18 09:00 祭祀族群: 分靈系統: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年例請神: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運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