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140座伯公廟 神奇說不完
三義鄉發展早,伯公廟和居民生活與共,許多伯公廟都留下有趣故事。77歲雙潭村民吳瑞興說,雙潭村早年家戶都供奉土地公,民國30年代樟腦產業興盛,不少樟腦業者都會請尊土地公保佑。
隨著樟腦產業沒落,年輕人口外移,居民擔心土地公沒人拜,就把多尊土地公請進同間廟「合署辦公」,鄉內這種情形很常見,最多多達17尊神像合祀。
苗130縣道雙潭一橋旁的雙潭村水尾伯公祠,捐地建廟的連家子孫代代流傳伯公保佑家族平安興盛的傳說,連家後代連琳宗表示,家族曾有人牽牛耕田,水牛卻突 然動也不動,怎麼催打也沒用,靈機一動跑到伯公祠拜拜,牛就乖乖聽話了,也有族人屢考公職都落榜,被拉去拜伯公就考上了。
村民范活貴夫妻曾騎機車在水尾伯公祠後摔車,平安無事,村民吳連水拉板車連人帶貨摔落橋下也沒事。吳瑞興說,妻子多年前騎單車在廟後煞車失靈,衝了近百公尺摔倒,僅膝蓋輕微瘀青,「都是伯公有保佑!」
村內崎頂伯公祠則有3尊伯公合祀,除原有的伯公,另外兩尊伯公分別因祭祀者的房舍受八七水災流失及原有的廟年久失修,居民請來一起供奉,八七水災曾讓崎頂伯公祠受損,地方出錢出力、捐地重修,祠內對聯都是鄉公所前秘書李光全所寫。
雙潭村的大榕樹伯公祠因原址後方有棵大榕樹而得名,八七水災後遷至現址,據說還沒遷移前,廟邊良田因陽光被榕樹遮蔽影響耕作,有農民修剪樹枝,卻因此生病。
鄉長徐文達說,客委會鼓勵各地全面調查客家生活環境資源,整理出人文、地理、產業、景觀等文化內涵,三義鄉以伯公廟為據點,由居民訪談耆老收集資料,逐步擴大到伯公廟周邊聚落,連成網絡建置出全面的客家環境資源。
計畫主持人、建築師張仲良說,伯公廟類型多元,計畫完成後不僅留下耆老訪談珍貴資料,傳承下去,未來伯公廟翻修,就能保留在地客家建築或周邊環境特色。
新聞來源:聯合電子報 2012.09.03
新聞網址: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73367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