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Center Logo

北斗奠安宮

在地圖上檢視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170
地址: 彰化縣北斗鎮斗苑路1段120號
電話: 04-8882275
主祀神明: 天上聖母
對主祀神明的稱呼: 媽祖婆
陪祀神明:
玉皇大帝
財神
臨水夫人
水德星君
濟公禪師
土地公
文昌帝君
九天玄女
觀世音菩薩
太陽星君
註生娘娘
境主公
孚佑帝君
五穀仙帝
韋馱菩薩
虎爺公
關聖帝君
魁星夫子
鄭成功
北斗星君
太陰星君
孔子
南斗星君
圓明斗姥天尊
中壇元帥
朱熹
火德星君
三官大帝
創立起始年: 1684
創立年代 (台灣寺廟大全): 1684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北斗鄉土誌

建立沿革:

1.東螺街時期-東螺天后宮   明鄭時期,北斗先民渡海來臺,為保安然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乃至湄洲天后宮恭請聖駕,分靈殿內軟身媽祖聖尊,護航來臺。先民進入東螺舊社(溪州鄉舊眉村、圳寮村一帶)屯墾後,發展有成,乃於康熙年間創建「天后宮」。至於東螺街天后宮的創建年代,《台中州寺廟台帳》第一冊北斗街「奠安宮(媽祖宮)」項下記載為康熙57年(1718)5月,奠安宮廟方早期發行《北斗鎮奠安宮概史》則宣稱創建於康熙23年(1684),此二種說法目前已不可考,然而《台中州寺廟台帳》載錄時間明其月份,或有其所本。   考諸東螺街漢人聚落之形成,康熙年間創建祠廟之說法亦有所對應,不過草創時期的宮廟規模應當不大,其後伴隨著東螺街肆的成型,東螺街天后宮才逐漸發展、興盛起來。以台灣而言,東螺天后宮媽祖廟是全省少數幾間於康熙年間即已建廟者;就南彰化而言,歷史最久,堪稱彰南開基媽祖宮。 2.北斗街時期 -北斗奠安宮   嘉慶11年(1806)由於水災、兵禍以及漳泉二族械鬥,東螺街傾圮,武舉陳聯登、文舉楊啟元勘查寶斗一地,卜示媽祖後,擇於東螺溪與清水溪之間一處「寶斗」的高亢河洲地,購地重建街肆與天后宮,北斗街於焉發展成為一名勝古肆。北斗建街之初,考量穩定人心,乃先於街肆中心,購買熟番土地,重建媽祖廟,並以媽祖廟為中心,擴展北斗街。待媽祖廟落成後,地方仕紳見於兵禍、水患連連,希望在媽祖的庇祐之下,街民從此安居樂業,故取「奠定厥居,安集乎民」之意,將「天后宮」更名為「奠安宮」。   由於北斗媽祖廟從東螺街遷來,所以奠安宮重建時,溪州舊眉(東螺街舊址)村民乃奉獻屋頂的第2根樑柱與媽祖分身神尊,因此日後每當各地前往北斗媽祖廟登記請媽祖時,僅有舊眉村信徒可以不必排隊而得以隨意請神,從而可見溪州舊眉村與奠安宮的關係匪淺。   嘉慶年間,先民遷居寶斗,建街之初,亦著手規劃重建奠安宮媽祖廟,由於百廢待舉、經濟拮据,因此重建的媽祖廟只有一殿,建材以土埆、木料、古磚為主,外觀簡樸,少繁複雕飾,卻別有一股風味。這樣古樸的廟貌,反映了當時創業的艱辛,紀錄了先民開拓的血淚史,所以「奠安宮古廟」建物不僅僅歷史悠久,其中交雜著先民辛勞的建樹與共同精神的支撐力量,乃是北斗鎮民共同的歷史記憶與地方情感之投射。這樣古樸的廟貌,由於全臺所存不多,價值不斐,因此民國72年(1983)曾被列為國家指定之三級古蹟。由於奠安宮創建維艱,因此創建初期僅有一殿,到了同治7年(1868),秀才陳作舟倡議修建,並增建兩側護龍,始完成奠安宮古廟面貌。 3.新廟重建   民國63年(1974)地方倡議增建後殿,歷時10年,於民國74年(1985)落成。興建後殿期間,奠安宮前殿古廟因古樸廟貌,列為國家指定之三級古蹟,然而由於年久失修,安全堪慮,奠安宮管理委員會乃有重建新廟之構思,並鑑請內政部重新評估與解除古蹟認定。相對於此,地方另有保存古蹟之聲浪,認為奠安宮古廟對於北斗後世子孫具有傳承的意義,不容拆除或移往他處,其時亦有人提出折衷辦法,建議採取「廟中廟」的作法,既可擴建廟宇規模,同時亦能保存古蹟。最後,在管理委員會與地方政治人物的主導下,民國77年(1988)奠安宮解除古蹟認定,並將古廟拆遷至台灣民俗村內,新殿工程並於民國78年(1989)動土奠基,前殿歷經14年興建,擇於民國92年(2003)吉時入火安座,期盼衍派湄嶼,聖地重光。

簡介與相關圖片:

北斗奠安宮外觀

北斗奠安宮神像

北斗奠安宮石碑

祭祀活動:

農曆3月23日媽祖生。

北斗媽祖,大甲媽繞境進香。

中元普渡。

北斗奠安宮字姓戲。

彰化媽祖遶境。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奠安宮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王昭彰
建築與飾物
古物與文物:

(1)清代古碑   奠安宮歷史悠久,存有清代古碑〈東螺西保北斗街記〉、〈建北斗街記〉、〈里人貢生胡君元章喜充香資齋糧碑記〉、〈嚴禁筏夫勒索示碑〉、〈買補倉糧示禁碑〉等5塊

(2)清代古匾   清代古匾〈海疆靖鎮〉、〈后德同天〉、〈瀛海慈航〉、〈坎德流芳〉、〈德可配天〉、〈澤遍海邦〉、〈奠安海國〉等7塊,存量之豐,可謂全台廟宇中之佼佼者。

(3)嘉慶年間神桌   此乃嘉慶13年(1808)奠安宮遷建北斗街後所製成的神桌。

(4)建街首事牌位   北斗建街時是由武舉陳聯登、文舉人楊啟元、監生陳宣捷,街耆高倍紅、吳士切、謝嘐等首事負責統籌規畫的,北斗街民為了感念他們建街的功勞,遂於道光2年(1822)在奠安宮中安置他們的祿位,以讓北斗的後世子孫記得他們對北斗街的貢獻。

(5)古廟銅鐘   奠安宮為一歷史古廟,廟內古物不少,現存有3座古銅鐘,最早的為清光緒9年(1883)所鑄,另外2座分別是大正5年(1916)以及民國55年(1966)所鑄。

(6)奠安宮符版   此為北斗奠安宮目前發現最早的符版,流落在外,目前由北斗人鄭昭儀先生購得收藏。

(7)明代宣德爐   據聞湄洲祖廟世襲轅門官楊文德來台,曾贈送兩只明代宣德爐與奠安宮,一只作進香用(前往湄洲進香使用),一只做交香用(各地前來進香、會香使用)。

(8)日式石獅   北斗神社廢除,將神社前之一對石獅移置奠安宮,奠安宮廟前之日本風味石獅,全台相當罕見,是一項特殊的日治時期文物。

北斗奠安宮石碑

北斗奠安宮日治時期石獅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謝瑞隆:《北斗鄉土誌》(彰化鎮:彰化縣北斗鎮公所,2009年3月)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魏執宇
填表日期: 2012-11-07 10:45
祭祀族群: 泉州 漳州
祭祀範圍:

根據《北斗鎮奠安宮概史》所載,奠安宮乃彰南地區53庄的信仰中心,信仰區所屬範圍北至田尾、溪仔頂、三十張犁;西至埤頭、埔尾、蕃仔埔;西南至溪墘厝、水尾、東州、舊眉;南至莿桐、張厝、三條圳、菜公庄、圳寮;東南至下九庄、下水埔等地區;涵蓋今日北斗鎮以及溪州、田尾、埤頭部分地區,甚至跨越了西螺溪,納入了莿桐、西螺小部分地區。

信仰範圍:

奠安宮的區域性聯庄組織之範圍,可能因每個時期的歷史背景而產生大小變化,從前述可知奠安宮信仰圈的發展從53庄、72庄以至於125庄,甚至包含了整個東螺西保、東螺東保(即東螺保),造成這些說法的差異應當是每個時期信仰圈的範圍並不相同所致。不過,依據各地情況、信徒祭祀習性、團體迎請媽祖行為與目前所能掌握的資料,舊時奠安宮主要的信仰圈:東至四腳涼亭(田中大新工業區)一帶,西迄埤頭,北至田尾、豐田、三十張犁,西南至芙朝、斗六甲、路口厝,南至水尾、張厝、潮洋,東南至大庄、下水埔。這一個信仰圈包含了北斗鎮、溪州鄉(溪州鄉原無媽祖廟,往昔鄉內大抵皆前往奠安宮拜媽祖或迎媽祖)全境以及埤頭鄉、田尾鄉、田中鎮部分庄頭。

分靈系統: 媽祖 其他
分靈系統 (其他): 湄洲天后宮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祖先攜來 分靈
香火來源 (其他): 大陸湄洲
年例請神:
王爺選項:
籤詩
藥籤: 無
運籤: 六十首
信徒組織:

奠安宮將軍團、奠安宮太子團、奠安宮誦經團等。

陳姓宗親會,林姓宗親會,謝姓宗親會,旧二媽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