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Center Logo

合和承德府

在地圖上檢視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182
地址: 雲林縣元長鄉合和村合和67之12號
電話: 05-7881046
主祀神明: 王爺 池府千歲
對主祀神明的稱呼: 池王爺
陪祀神明:
五府千歲
註生娘娘
閻羅天子
十三府千歲
創立起始年: 1983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民國72年(1983) 〔廟內碑記〕

建立沿革:

建廟沿革

本府奉祀主神為池府千歲,亦祀五王爺,註生娘娘及閻君公,每年農曆6月18日為主神祭典日。

合和村俗稱為蛤無庄,由二房寮、三房寮、三川寮與合和等四部落組合而成,而合和池府千歲,為唐朝年間三百六十進士之一,至今已逾一千三百四十多年。本庄供奉之老池王公於宋末元初〈即孝宗年代〉,大陸福建閩江一帶先民,為逃避戰亂,陸續遷移臺灣,而池府千歲當時受先民所供奉隨遷來台,並庇佑先民渡海平安在本庄鎮守迄今亦有八百二十多年,乾隆年間,臺灣住處海隅,清廷對之鞭長莫及,因而海盜、土匪聚集出沒,大戶人家常為被搶奪對象。早年在蛤無庄居住者僅有五、六戶人家及池王公,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末而息,生活甚為安定,有一次強盜正計畫打劫蛤無庄,庄民求助無門,幸經池王公顯靈,顯化出數百名兵卒鎮守本庄,土匪見之倉皇收兵回巢,從此不敢前來打劫,而全庄得以保全性命以及財產,此後庄民日子過的更為太平安樂。

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對日抗戰期間臺灣人在日本人佔據及壓迫之下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尤其日本人為了破壞臺灣同胞的宗教信仰,下令毀掉臺灣所有神明,一經發現必定燒毀,本庄池府千歲,神威顯赫,信徒眾多,日人早有所聞,曾經多次派人前來搜查,但均無所獲,因那尊池府千歲當時為本村李天送先生收藏,而逃過此劫,直至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池府千歲現身濟世救人,民國七十一年農曆六月十八日池府千歲誕辰,板橋市龍宏宮天上聖母南下會本庄主祀同駕南鯤鯓進香,回程時為池府千歲勘查地理,所勘之處即今建廟之處,而竟興本庄請來高明勘輿師所勘之地理與天上省聖母所豎一根青竹一字無差。

民國七十二年陽月,村民有感池王公居無定所,每年因爐主易人而易地供奉,甚感不便,再則池王公神靈顯赫,有求必應,因而香火鼎盛,神威遠播,信徒與日俱增,村長應全體村民要求,乃召開信徒大會,會中一致決議興建新廟,並定名為承德府,隨即籌組興建委員會,因全村各家戶全力配合積極展開募捐及建廟工作,在此其間每個人都盡心盡力,出錢出力,克服困難,終於順利完成,為感念神功,立碑為記。

簡介與相關圖片:

合和承德府主神:池府千歲

池府千歲

合和承德府配祀神: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

合和承德府配祀神:包府千歲

包府千歲

合和承德府配祀神:十三府千歲

十三府千歲

祭祀活動:

每年:農曆6月17日上午前往南鯤鯓代天府進香.下午云庄

每四年:農曆10月14日上午5點前往馬鳴山鎮安宮迎請五年千歲.接著前往北港朝天宮迎請天上聖母

農曆10月15日恭請池府千歲.五年千歲以及天上聖母云庄

農曆10月16日恭送五年千歲以及天上聖母

 

特殊祭典:

民國101年11月19日大陸元威殿池府千歲前來臺灣南巡.駐駕合和承德府

大陸元威殿池府千歲前來臺灣南巡.駐駕合和承德府

 

大陸元威殿池府千歲前來臺灣南巡.駐駕合和承德府

 

大陸元威殿池府千歲前來臺灣南巡.駐駕合和承德府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承德府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李逢春
建築與飾物
建築概況:

合和承德府廟貌:

合和承德府廟貌

合和承德府廟內概況:

合和承德府廟內概況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李凱翔
填表日期: 2012-10-25 17:00
祭祀族群:
分靈系統: 王爺 南鯤鯓代天府 (五府)
移民廟宇:
香火來源: 祖先攜來
年例請神: 北港媽祖 五年千歲
王爺選項: 請王 (固定)
籤詩
藥籤:
運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