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Center Logo

中研院民族所展覽劉枝萬捐贈法器文物 三件展品必看

中研院民族學所舉辦「扎根與傳承─劉枝萬先生文物及圖書捐贈展」,展場中有用來收納道士法器的竹編「師公籠」,及每年農曆年「祭解」用的木雕關煞亭等,看展品也可認識台灣信仰與習俗。

劉枝萬捐贈法器文物 三件展品必看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展覽策展人之一、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葉春榮說,最特別的展品有三件,一是竹子和蓑草編成的「師公籠」,至少有五十年歷史。早期師公籠常被道長用來贈與出師的徒弟,現在都是金屬箱或塑膠箱,也不再具有師徒傳承意味。師公籠的功用是收納道士法器,道士每到一地,會先把師公籠重重放下,目的在威嚇、震懾。

另一難得展品,是精緻的木雕關煞亭。現在的關煞亭幾乎都是紙做的,如今「祭解」習俗很普遍,過年時,民眾會帶著自己及家人的衣服到廟裡排隊,讓衣服穿過關煞亭,代表這個人已經過了一年內會遇到的水關、車關等關卡。

展品中還有木製的「普渡公燈」,葉春榮說,普渡公燈要點一枝香、一盞燈,掛在道路邊替「好兄弟」指引道路。也有人在燈內放置香菸、鞋油或胭脂水粉,供孤魂野鬼使用。

展覽將展至明年一月卅一日,每周三、周六上午九時卅分到下午四時卅分開放參觀,十人以上有導覽服務。

 

罕見道士法器 中研院亮相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7日電)竹編師公籠、普度公燈等現在很難看到的道士法器,在中央研究院亮相。民族學者今天說,普度公燈內,有時會見放置胭脂水粉、鞋油等,供路過男女孤魂使用,充滿人情味。

目前在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的「扎根與傳承─劉枝萬先生文物及圖書捐贈展」,展出台灣早期道教與民間信仰的研究先行者劉枝萬所捐贈珍貴文物與圖書。民族所今舉辦座談會,邀請88歲的劉枝萬及多名民族學者出席。

研究人員表示,用來收納道士法器用物的竹編師公籠,在早期常被道長用來贈與出師的徒弟,有幫助他開業的用意,現在所見多為金屬箱或塑膠箱,很少是用竹編;祭解用的木雕關煞亭,現在也多為紙板印刷。

中研院指出,劉枝萬共捐贈1217件文物、2090冊圖書以及1014冊期刊;研究人員挑選出精華文物與圖書,結合田野照片及影音訪談等資料,綜合呈現劉枝萬的畢生研究心血。

中研院說,「扎根與傳承─劉枝萬先生文物及圖書捐贈展」展期自即日起至明年1月31日止,每週三、週六上午9時30分到下午4時30分開放參觀,10人以上20人以下有導覽服務,歡迎民眾參觀。

 

新聞資料來源:

YAHOO: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5/2u18k.html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4247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