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Center Logo

崁頂射火馬 祭百年冤魂

〔記者王涵平/後壁報導〕南市後壁區崁頂里已有百年歷史的「射火馬」昨日登場,今年有八匹火馬祈福還願,吸引不少文史工作者前往記錄;里長莊碧珠表示,崁頂射火馬是全國僅存,將爭取納入國內重要民俗活動。

勸善堂顧問黃崑山曾口述「射火馬」緣起於崁頂里勸善堂奉祀的池府千歲,因崁頂部落在百年前位於八掌溪畔,一九一九年八掌溪河道一夕之間改道,崁頂村口老榕樹附近形成一處沼澤。

早期盜匪猖獗,某日傳盜匪將從嘉義湖仔內前來崁頂劫村,經村民請示池府千歲,晚間在沼澤插上許多點了火的草人,村內獅陣則鑼鼓齊鳴,香火在晚間隨風飄盪,讓盜匪誤以為村內有很多人而卻步;村民則趁勢手持曬稻穀鐵耙,將身陷沼澤的盜匪一一殺害。

之後,有許多村民在沼澤捕魚,結果在骷髏頭內捕到許多肥美的土虱。不過,因為村民未再將頭骨丟入沼澤,以致土虱愈來愈少,這也是當地俗語「土虱雖然好吃,卻無這麼多死人頭骨好敲」的由來。

由於村口沼澤內盜匪冤魂未散,經村民請示池府千歲獲指示「池王有吃、冤魂也有得吃」,因而在池府千歲聖誕同一天舉行射火馬祭典。

火馬以竹架與紙紮而成,馬腹與馬匹周邊放置炮火。儀式開始,勸善堂池府千歲附身乩童騎上紙紮火馬,馬頭向北,在當年盜匪遭殺害的沼澤地旁,一隻隻火馬在蜂炮四射後陸續燃燒。

莊碧珠說,崁頂射火馬為國內僅存,包括本地居民在內的各地民眾,都不清楚射火馬的歷史,因而希望爭取納入無形文化資產,希望百年傳統能延續下去。